10月18日,“上海港—洛杉磯港綠色航運走廊”新聞通氣會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美兩國“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的最新情況和成果,上海港在低碳設施布局、清潔能源使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近期,上海市政府與洛杉磯市政府、洛杉磯港務局就共建“上海港—洛杉磯港綠色航運走廊”,在綠色甲醇等船用新能源燃料試點應用、船舶岸電使用以及智慧化碼頭建設等方面達成多項共識。
近年來,上海港通過完善低碳設施布局,拓展港口新能源應用,港機設備更新改造,基本完成了油改電、油改氣等工作。在傳統(tǒng)碼頭改造、岸基供電、港區(qū)光伏發(fā)電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分布式光伏發(fā)電裝機量達到了5.3兆瓦,港口清潔能源使用程度逐年提升。集裝箱碼頭的碳排放總量從2020年的44萬噸,下降到2022年的32.6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從每標準箱10.1公斤下降到6.9公斤。
2022年,上海港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中國首單”,8月份完成全球最大LNG燃料集裝箱船23000TEU船型加注,2023年4月26日,完成了國內(nèi)首次錨地國際班輪保稅LNG加注,標志著上海港實現(xiàn)全船型、常態(tài)化保稅LNG加注作業(yè)。截至2023年9月底,累計完成加注57艘次、31.7萬立方。
“上海港—洛杉磯港綠色航運走廊”是世界上第一條橫跨太平洋的綠色航運走廊,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海運航線之一,兩港之間每周開行9班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2022年兩港往來箱量超過130萬標準箱。
2022年1月,上海港和洛杉磯港共同倡議建立“綠色航運走廊”,旨在實現(xiàn)上海港和洛杉磯港之間以最清潔、最低碳的方式進行港到港貨物運輸。
倡議發(fā)布后,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港)、洛杉磯港務局(洛杉磯港)和城市氣候領導聯(lián)盟(C40)作為主要發(fā)起方,會同各參與方共同協(xié)作,積極謀劃制訂綠色航運走廊實施計劃。
根據(jù)實施計劃綱要,自2025年起,航運公司合作伙伴將在本走廊部署具備全生命周期低碳或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能力的船舶;到2030年,將在該走廊上展示全球第一艘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集裝箱船舶(或船隊)的可行性。
港口合作伙伴將采取措施減少碼頭作業(yè)碳排放。貨主合作伙伴將制定目標,與承運人協(xié)議使用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航運服務。在此過程中,相關方將對碳排放進行追蹤及報告,對去碳化進展進行評估,力爭推動這條跨太平洋綠色走廊成為航運業(yè)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全球合作的典范。